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10期

变“电视问政”为“电视见证”

——以《脱贫大决战》节目为例看问政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房文子
2017年12月12日13:18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电视问政”的实质是时政新闻的延伸,反映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政策方针。作为“电视问政”精髓的“问”,不断考验着策划人和制作者的工作水准。用见证者的角度去感受,用践行者的角度去实现,这样的“电视问政”才能变成“电视见证”,方能赢得观众的口碑,取得最后的成功。

【关键词】电视问政;节目创新;多元化传播

近年来,电视问政类节目开始在多个省市电视台兴起,这种旨在通过媒体平台对官员采取问政态度的方式,不仅得到了大众广泛的支持和关注,也为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为群众与官员对党内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公开的、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的平台。但是当电视问政火爆过后,其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不得不引起制作人的另一番思考。

河南卫视大型使命类公益扶贫节目《脱贫大决战》为“电视问政”送来了一股新风,引起广泛关注并受到各界好评。播出期间,《脱贫大决战》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收听收看日报》专题点评:关注扶贫,助力脱贫。节目还受到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评论点评:河南台以“参与者”身份做活做优《脱贫大决战》。它在全国35中心城市同时段收视率平均排名前十,话题热度多次位居新浪微博话题榜全国小时榜、全国综艺榜双榜第一,并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凭借独特的节目立意和优秀的节目品质,《脱贫大决战》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奖、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奖,2016年度河南广播电视新闻奖特别奖。《脱贫大决战》采取多元化的表现手段,将电视问政融入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也期待为新时期电视问政类节目起到以资借鉴的作用。

一、“电视问政”的实质是时政新闻的延伸

“电视问政”的实质是时政新闻的延伸,反映了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政策方针。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认为,电视问政,首先是一个公众参与的平台,便于官员与公众之间进行对话和沟通,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公众行使对官员的监督权的一种形式。[1]传统“电视问政”属新闻访谈类直播节目,涉及的内容都是非常真实、具体的,是舆论监督类的话题,电视起到的是沟通桥梁的作用。电视问政只是手段、是渠道,是密切联系群众、拉近鱼水关系的途径。新媒体时代,这种桥梁和纽带逐步被其他新兴媒体形式所取代。为了更有效地使政府的政策得到传播,电视媒体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创新。

《脱贫大决战》很好地抓住了国家“脱贫攻坚”这一重要政策,进行了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有别于其他的综艺节目,《脱贫大决战》具有的使命感与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意义是一致的。节目通过演播室录制和基层采风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河南“三山一滩”,聚焦扶贫故事,展现扶贫实景,记录扶贫举措。同时,节目还邀请职能部门人员、专家学者做客演播室,解读扶贫政策,支招精准脱贫,助力脱贫攻坚。这是节目组历经数不清的策划会、论证会后的最终定版,呈献给观众的每期节目也严格按照这样的要求制作播出。河南电视台推出的这档栏目通过真实的基层故事、精准的扶贫对象,让老百姓零距离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关脱贫的新闻报道或新闻专题每天都可以看到,观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脱贫攻坚的相关信息与政策,但是《脱贫大决战》这档节目注定和常态的新闻节目有着明显的不同,新闻的时效性无法比拟,但如何把严肃的扶贫政策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地呈献给观众,显然是栏目组的发力点。讲好扶贫故事、介绍扶贫经验、解读扶贫政策,通过真实人物命运来看扶贫政策的落实与意义。为讲好每一个扶贫故事,栏目组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真实。从2016年6月份开始,栏目组就启动了扶贫人物和故事的采访搜集工作,深入河南“三山一滩”贫困区,探寻脱贫攻坚一线正在发生的扶贫故事,有扶贫干部、有贫困群众、有致富带头人、有社会公益人士,栏目组不局限于某一身份或角色,也不局限于只是感人的故事、开心的故事抑或意义非凡的故事,唯一的硬标准就是必须是真实发生的真人真事。第二,在人物和故事的发生地纪实拍摄。在《脱贫大决战》中,所有的人物故事全部以大篇幅的户外拍摄为主,扶贫工作都离不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同的地域条件和风土人情,造就了每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在某种层面上有着不同的原因和现状,更重要的是实地纪实拍摄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呈现。第三,以名人深入贫困区实地探访的形式呈现人物和故事,用名人是为了借助名人效应增加节目吸引力。每期的节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涵盖特色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类型。不讲空话、不讲官话、更不讲假话,通过展现精准扶贫的电视化创新形式,聚焦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传递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脱贫理念,为河南乃至全国脱贫攻坚注入正能量。

相比其他电视问政节目,《脱贫大决战》一改枯燥单一的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除了这是首档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非新闻类节目,更重要的是,它不仅要通过节目塑造人物、讲好故事,还要以此解读政策、助力脱贫。简单来说就是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高度融合,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注定要在节目创新和内容制作上下足功夫、下苦功夫。《脱贫大决战》通过深入扶贫地区,还原生活的真实,让贫困人群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关爱,感受到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在我国脱贫攻坚冲刺阶段,河南卫视以这一新理念投身扶贫宣传。真正做到了电视见证,角色融入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扶贫,值得点赞。充满正能量的各类“见证者”穿针引线、实地探访,为贫困地区代言,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扶,将镜头对准基层,以基层农民为焦点,摒弃喧嚣浮华的泛娱乐化倾向,努力做到了为时代、为人民讴歌。

二、“电视问政”难点在于如何去问,从“坐”到“走”实现了进步

作为“电视问政”精髓的“问”,不断考验着策划人和制作者的工作水准。许多问政节目逐渐流于形式,最终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问”的方式、“问”的对象、“问”的内容发生了固化,缺乏平易近人的观察参考和鲜活生动的事实佐证。其实电视问政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问”,而要通过镜头成为问政者(观众)的眼睛。

《脱贫大决战》采用电视名人深入脱贫一线的走访模式,将传统演播室的“嘉宾座谈”变成了“走访见证”,实现了在“问”这个关键环节上的进步。如何做出有温度的电视节目,首先要低下头,定好位。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作品”,而是要变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产品”。电视行业的定位就是服务行业,电视传媒的工作就是做好服务。电视人既要眼睛向上,了解相关政策,领会上级精神,更要眼睛向下,真正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努力寻找受众的需求。其次,要俯下身,抓细节。有温度的电视节目往往不是大场面、大制作,而是某个生动的细节,甚至是一颦一笑一回眸。“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制作节目时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捕捉到打动人心的细节。[2]

《脱贫大决战》在定位上正是契合党中央扶贫攻坚的举措,体现了新闻媒体对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同时,节目非常接地气,既有公益名人探访贫困户真实生活、挖掘感人扶贫故事,又有贫困地区群众讲述脱贫历程,基层优秀扶贫干部介绍帮扶实践。节目在表现形式上由外采和演播室两部分交叉呈现。外拍环节,特约记者敬一丹、张泽群、尼格买提、庞晓戈,公益观察员阿丘、牛群、张凯丽、孙涛等,深入河南“三山一滩”贫困地区,探访贫困户真实生活,体验扶贫项目执行成效,感受扶贫干部的艰辛付出,并根据切身体验为贫困地区代言,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扶。特约记者放下自己的身份,和贫困群众平起平坐,倾听群众的心声,和困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每个地方虽然只是拍摄一到两天,但在拍摄之前,栏目组都要有基本上不少于五次的前期勘景。特约记者不但要克服当地方言的沟通障碍,还要与贫困户同吃同住,一起劳作,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最终,通过他们独特的视角以及扎实的采访工作,使更多的观众关注扶贫工作,也切实感受到了扶贫干部的艰辛付出。

演播室访谈环节,通过敬一丹、张凯丽、孙涛、张泽群等公益名人现场讲述,并邀请新华社高级编辑、特约时事评论员吴学兰,以及相关单位领导做客演播室,深入浅出地解读国家扶贫政策,从而让从中央到地方的有关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河南,乃至为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敬一丹点赞兰考馒头”“阿丘双语代言兰考山药”“庞晓戈对牛唱戏”“尼格买提赶鸭子上架”“凯丽亲自给小姑娘洗头”等节目亮点更是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好评。在明星真人秀等娱乐节目泛滥的今天,《脱贫大决战》的亮相,为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真情、一股温暖的正能量之风,受到了观众和网友的广泛赞誉,媒体和观众纷纷感慨《脱贫大决战》是河南卫视把握时代脉搏,踏准时代节奏,真正为时代而歌的又一力作。

传统的问政,主要依靠领导意志来推动,仅作为一项工作举措存在,其力度、流程、要素很容易因首倡者和主推领导的人事变动、思路变化而随之流变,这是电视问政的先天缺陷。将电视问政的内涵外延推广为“公众问政”,将电视单一媒介扩展为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电视、广播、纸媒、平面媒体等多元媒介,辅之以市民志愿者、专家学者、人民群众团体、两会代表委员、人民督察员等力量,形成多层级、立体化的公众问政体系,才可发挥问政应有的作用。[3]

三、“电视问政”唯有“电视见证”方能成功,关键在于用事实说话

根据河南卫视官方介绍,《脱贫大决战》是一档大型使命类公益节目。也就是说,“使命”与“公益”被视作电视媒体助力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元素。从“扶贫大使”——电视名人们沾满泥土的亲力亲为到“脱贫先锋”——基层榜样们艰苦卓绝的每个脚印,节目传达了一个事实:用见证者的角度去感受,用践行者的角度去实现,这样的“电视问政”才能变成“电视见证”,方能赢得观众的好口碑,取得最后的成功。

例如扶贫大使、电视节目主持人庞晓戈通过真情沟通,为“山里娃”打开了心结,重拾了自信,极富感染力。年轻的孙浩怡因家里生活困难,悄然回到老宅,默坐在柿树下独自哽咽。庞晓戈单独去安抚伤心的孩子:“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你的起点并不代表你的终点,每个人的起点可能不同,但能不能冲到终点,赢得人生,就取决于你能不能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在晓戈的真情激励下,孙浩怡面向大山喊出了“加油,一定成功”,终于打开心结,重拾人生的自信和奋斗的勇气。

自《脱贫大决战》在河南卫视开播以来,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该节目满满的正能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激发了社会各界扶贫攻坚的热情,很多爱心企业纷纷伸出援手,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节目设有大象公益基金和河南广电主持人组成的帮扶团,与职能部门、民营企业等协调,助力脱贫致富。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仰韶酒业、江苏宗申等多家企业提供了爱心捐赠,每家企业向“大象扶贫基金”捐赠一笔爱心款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乡亲们勤劳致富。除了资金支持,这些企业还身体力行,长期主动参与扶贫工作,为扶贫项目提供渠道等资源支持,建立长期的合作,将帮扶真正落到了实处。

问政节目本身是电视的社会属性回归,淡化政治宣传性和娱乐化取向,更贴近民众需求。从“问政”到“见证”,电视问政的权威性以及背后的政府公信力使得民众能深入地关心身边问题,增强自身责任意识。这对政府,对民众,对社会发展本身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4]问政节目,首先是一个公众参与的平台,便于政府与公众之间进行对话和沟通,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公众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的一种形式。但具体问题要具体解决,河南电视台的《脱贫大决战》就是不拘泥固定模式,创新开拓的一档受众热爱,百姓喜欢,传递中国好声音,有温暖、有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凝聚人心的好节目。

四、结语

新时期的电视时政类新闻节目已经不再局限于普通的新闻播报、新闻采访、演播室座谈等形式,而更加多元化地融入了纪实、体验、艺术表现等时尚元素,这也将“电视问政”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河南卫视的《脱贫大决战》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心。电视人在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迷茫时,不妨回过头,俯下身子,细细地寻找路边的一朵带着温度的小花,一颗折射着阳光的露珠。只有做有温度的电视节目,我们的电视事业才会有新的突破、新的高度。(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陈磊,陈佳韵.电视问政该如何避免“真人秀”[N].法制日报,2016-03-30.

[2]刘星.做有温度的电视节目[J].中国广播影视,2017(1).

[3]杨诗哲,喻真.完善电视问政[N].学习时报,2015-01-19.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