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投降”的几种误解
先来看几个日期: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满洲国(东北)
1945年8月9日——美军在长崎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投降。
由于这几个日期很接近,容易给人造成两种错觉:
错觉1:以为美国扔了原子弹(并造成巨大伤亡),所以日本才投降
错觉2:以为苏联对日宣战(并迅速拿下东北),所以日本才投降
★首先,天皇早有求和的打算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早在1945年4月份到7月份,日本天皇就意识到必定战败,并且持续推动停战和谈。如果仔细了解二战期间日本高层的动态,就可以发现这一点。下面俺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天皇的意向。
迹象1——铃木组阁
二战期间日本的最后一任内阁是“铃木内阁”,任期是1945年4月7日至8月17日。铃木贯太郎是日本高层中,【主和派】的代表。让这样一个人来组阁,很容易激怒日本军部中的少壮派好战分子。
顺便说一件往事:
1936年,日本一些激进的少壮派军官(皇道派)发动“226兵变”。他们列出一份“7人暗杀名单”,其中就有铃木贯太郎。当时铃木身中2枪,经抢救幸免未死。
试想一下:如果天皇没有停战的意向,怎么会让他来组阁?所以,至少在4月初,天皇就已经意识到:日本再打下去没有希望。
迹象2——天皇的停战通电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前一个迹象比较牵强,不够明显。那么俺再来举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7月12日,日本外相(外交部长)给驻苏联大使发了一个紧急电报(天皇要求停战的通电),要求驻苏联大使转达天皇关于结束战争的意图。当时苏联和日本尚未交战,日本企图让苏联充当中间人,促成日本与美国的和谈。
关于这份“天皇要求停战的通电”,可以参见服部卓四郎写的《大东亚战争全史》第1620页(截图如下)。此人是直接参与二战的军部参谋,这本书对日本方面有详细的记述(已分享到俺的网盘上)。
从上述这几个迹象可以看出——天皇在投降之前好几个月,就意识到日本没戏了。而那时候,美国尚未投放原子弹,苏联也尚未出兵。
所以,原子弹【不是】日本投降的关键性因素;苏联出兵同样【不是】关键性因素。这两件事儿,顶多算是“锦上添花”而已。那么,促使日本投降的关键性因素是啥捏?下面俺来介绍一下。
★日本投降的关键性因素——战略轰炸(焦土战术)
在欧洲战场,同盟国(美、英、苏)很早就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而且效果还不错。很自然的,美军也想对日本搞战略轰炸。之所以一直没搞成,是因为美军的基地距离日本本土太远了(超出了美军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而航母又不适合用来搞战略轰炸。
到了1944年,出现两个转折点:
◇转折点1——B-29 服役
1944年5月份,波音生产的 B-29 轰炸机投入服役。这玩意儿是二战中最先进的轰炸机,各项指标(续航距离、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载重量、火控系统)都名列第一。于是美军就拥有了对日进行战略轰炸的利器。
(B-29 轰炸机,绰号“超级空中堡垒”)
一开始,美军使用成都的双流机场进行对日战略轰炸,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
其一,成都距离日本太远,B-29 只能轰炸到日本本土的西南地区(冲绳、九州岛、本州岛西南部);
其二,成都距离日本太远,B-29 需要减少装弹量以加装燃料;
其三,军事物资(弹药和维修的零配件)运往成都很麻烦,需要走“驼峰航线”。
由于上述弊端,从成都起飞进行的战略轰炸,在整个1944年下半年,才搞了10次,累计投弹量仅仅只有800吨——和后面提到的投弹量对比,800吨少得可怜。
◇转折点2——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
在同年的6月份,出现第二个转折点——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该群岛中的几个大岛是:关岛、塞班岛、提尼安岛(天宁岛)。以这几个岛屿为基地,日本本土正好处于 B-29 的作战范围之内。而且美军可以利用海运把大量的战略物资送到这几个岛屿。
美军花了大半年时间扩建岛上的机场和相关设施,并把成都的 B-29 全部迁移过来。到了1945年初,对日本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条件就成熟了。
◇关键人物——柯蒂斯·李梅
要聊对日战略轰炸,必须要聊到“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这个人。
此人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没上过正规军校。他从平凡的 B-17 轰炸机驾驶员开始干起,一路升到将军(二战时,美军航空部队中最年轻的少将)。二战后,官至“空军四星上将”,并负责组建美国的“战略空军司令部”。
柯蒂斯·李梅这人的脑瓜子很灵光,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招数用于对日战略轰炸。此招数的关键点如下:
1. 把“炸弹”改为“燃烧弹”(日本城市的建筑物以木结构为主)
2. 把“日间轰炸”改为“夜间轰炸”(日本缺乏雷达和夜航战斗机,夜间的防空力量很弱)
3. 把 B-29 的飞行高度降低至“5000至6000呎”(这个高度是日本防空炮火的断层)
4. 把 B-29 的机关炮和各种弹药都卸掉,腾出载重量用来装燃烧弹(这招很冒险,李梅赌日本的战斗机所剩无几)
事实证明——李梅是个天才。他发明的这种新战术(绰号“李梅火攻”),对日本造成【毁灭性打击】。其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两颗原子弹的总和。B-29 因此被日本人称为【地狱火鸟】。
下面让大伙儿见识一下“李梅火攻”的效果。
◇火烧东京
第1次“火烧东京”是1945年2月23日,出动174架 B-29,东京约2.56平方公里的市区被焚。但李梅对这个效果不满意。
第2次“火烧东京”是3月9日,当地刮9级大风(据说李梅故意挑大风的日子)。美军出动334架 B-29(数量接近上一次的两倍)。飞抵东京上空后,B-29 投放的燃烧弹呈现一个巨大的“十字”形状——这么干是为了充分利用风力。而且无论风向如何变化,都可以烧毁足够大的面积。
那天的空袭结果,创了人类军事史的记录——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武空袭”。有些调查报告甚至认为:那天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广岛原子弹。日本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超过8万(但这个数据【没有】包含当地的朝鲜劳工和台湾劳工,也【没有】包括某些失踪人口),另有10万人严重烧伤。
整个东京有41平方公里的面积被焚毁,包括繁华的商业区下町。26万7千多幢建筑付之一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
燃烧弹产生高温让东京市区的河流都【沸腾】了。第二天清晨,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煮熟的尸体】。大火产生强烈的空气对流(洋文叫“Firestorm”),连轰炸机都感受到热浪。(俺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其中提及)某个美军机组人员说他闻到“烤肉的味道”。
次日早晨,日本天皇从皇宫地下室出来。当他看到东京市区如地狱般恐怖,惊呆了。前面俺提到:天皇至少在4月份就开始推动和谈。原因或许就在这里。
为了让大伙儿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放几张当年的照片:
(轰炸过后的东京商业区——下町)
(3月10日拍摄的东京市区——松坂町,元町)
(大量烧成焦炭的尸体)
(某街道两侧的废墟)
3月9日之后,美军又多次空袭东京。由于很多东京市民已经疏散,伤亡人数没有超过3月9日那次。经过多次火烧,东京的工业基本被摧毁。
(5月25日对东京的空袭,燃烧弹引发的浓烟覆盖了大部分市区)
(日本投降后于9月10日拍摄的东京市区照片,大部分市区变成平地,只有少数水泥结构的建筑还立着)
◇对其它大型城市的火攻
3月9日火烧东京之后,李梅不给日本人以喘息的机会。
3月10日晚,出动317架 B-29 轰炸名古屋;
3月13日晚,出动300架 B-29 轰炸大阪;
3月16日晚,出动400架 B-29 轰炸神户;
......
到了3月19日,李梅不得不暂停空袭——不是因为他心软,而是因为他用力过猛,把库存的燃烧弹全用完了。从3月9日到3月19日(仅仅10天),累计投掷燃烧弹近【1万吨】。
之后,美国本土加大燃烧弹的产量,李梅在4月份恢复对日本大城市的空袭。
截止6月15日,美军共进行了17次大规模轰炸,覆盖日本所有大型城市,而美军只损失136架 B-29。
以下是几张相关的照片:
(B-29 机群在横滨上空密集投弹)
(6月4日空袭神户,密集的燃烧弹投向码头)
(6月份对大阪的空袭)
◇对中型城市的火攻
6月15日之后,美军的空袭扩大到了中小城市和交通线。
以下是几张相关的照片:
(8月1日空袭日本富山市,图中的亮点是夜间的火光)
(日本九州岛垂水市遭遇空袭后,大火蔓延)
◇“焦土轰炸”的战略意义
在日本投降前的最后半年(1945年3月~8月),战略轰炸对日本军工业的破坏如下:
炼油工业产量下降 83%
飞机引擎产量下降 75%
飞机机身产量下降 60%
电子装备产量下降 70%
(以上数据摘自李德·哈特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658页。俺的网盘上有此书的电子版)
对工业的打击还不是最关键的。更致命的打击是——动摇了日本的军心/民心。在战略轰炸没有开始之前,虽然日本海军已经在太平洋上吃了多次败仗,但日本普通民众依然深信——大日本皇家必胜。
等到美军进行了几个月的战略轰炸之后,【战败情绪】开始在普通民众当中蔓延。不光民众,连很多军官都开始意识到:这场战争根本没希望打赢。
同样在李德·哈特这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也提到类似观点:
尤其是轰炸作战的事实使得日本人民认清:他们的军队已经不能再保护他们。于是投降,甚至于无条件的投降,也都无可避免。8月间的原子弹不过是再次确实证明大多数日本人民(除了疯狂的军国主义者以外)所早已认清的事实而已。
★日本投降的关键性因素——战略封锁(饥饿战术)
◇概述
日本的地缘环境是很倒霉的——它是个岛国,而且极度缺乏资源,很多基本物资(粮食、铁矿、石油、焦炭、橡胶)都需要靠进口。所以,美军在进行战略轰炸的同时,也对日本进行战略封锁——切断日本的海上运输线。
在以往的战争中,“海上封锁”常用的招数是潜艇战(一战和二战都这么干过)。当时日本已经加强了商船的海上护卫,继续用潜艇封锁,效果不理想。于是美军采用一种新的封锁方式——使用水雷封锁日本的航线。该作战计划代号“饥饿”(这个名称很贴切),由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尼米兹上将负责。
传统的布雷方式靠的是水面舰艇。由于当时美军已经完全掌握日本本土的制空权,所以尼米兹决定用“空中布雷”的方式,效率比较高。和“焦土轰炸”一样,该任务也是由 B-29 来搞定,具体落实的指挥官依然是李梅(看来他是日本人的克星)。
◇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
1945年1月,美国海军的水雷专业人员到达提尼安岛,设立了水雷装配中心。他们负责对水雷触发引信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增加日军清扫时的难度;同时为水雷加装降落伞(减缓空投时的下落速度),避免入水时因为压力过大而爆炸。
同样在1月,美军出动 B-29 在越南和新加坡的周边海域布雷(注:这两地尚在日军控制下)。这是美军在二战中首次大规模的航空布雷行动。选择越南和新加坡进行空中布雷,主要是为了进行实战演练。
第1阶段——3月27日至5月2日
出动 B-29 轰炸机246架次,布雷2030枚。
布雷海域:下关海峡、吴港、佐世保军港。
直接效果:日军增援冲绳的“大和舰队”无法经下关海峡南下,改由丰后水道南下。因此,该舰队过早地进入美军飞机的攻击范围。大和号超级战列舰(日本海军最后的家当)被击沉。
第2阶段——5月3日至5月12日
出动 B-29 轰炸机195架次,布雷1422枚(此次布雷开始使用抗扫能力较强的“水压水雷”)。
布雷海域:除继续在下关海峡进行布雷,还在东京、大阪、神户等港口和濑户内海主要航道上布雷。
直接效果:由于濑户内海遭到水雷封锁,从中国东北和朝鲜驶来的许多船只无法进入濑户内海,被迫改到九州或本州西北港口卸货。
第3阶段——5月13日至6月6日
共出动 B-29 轰炸机209架次,布雷1313枚(此次布雷开始使用另一种抗扫能力较强的“低频音响水雷”)。
布雷海域:由于濑户内海遭封锁后,日本船只改往九州或本州西北停靠。所以此次布雷集中在上述水域。
直接效果:日本被迫于5月14日、5月23日、5月27日关闭清水、横滨和东京港。日本与亚洲大陆的海上运输量急剧下降。
第4阶段——6月7日至7月8日
出动 B-29 轰炸机404架次,布雷3542枚。
布雷海域:继续补充日本各个港口的水雷。
直接效果:日本的海上运输量继续猛降。以神户和大阪港为例,5月卸货量为32万吨,而7月仅为4.4万吨,降幅达86%!
第5阶段——7月9日至8月15日
出动 B-29 轰炸机474架次,布雷3746枚。
布雷海域:除了继续在日本港口布雷外,开始在朝鲜的釜山、罗先、马山、元山、兴南、清津等港口布雷。
直接效果:连原先停泊在朝鲜的商船也无法出海。
(B-29 正在投放水雷)
(带有降落伞的水雷)
◇“饥饿行动”的战略意义
简而言之: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基本瘫痪。
这四个半月中,日本的进口物资下降了【至少九成】。很多急需的战略物资(石油、煤炭、铁砂)供应不上,导致军工企业纷纷停产;再加上燃料极度缺乏,日军大批飞机、舰艇被迫停飞、停航。
粮食方面:从中国搜刮来的250万吨大米,堆在朝鲜港口运不出去,而日本国内却闹粮荒。为了优先保证军队口粮,给平民的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限度。假如日本没有在8月15日投降,(一段时间之后)连军队的军粮也会短缺。这种情况下,再狂热的武士道精神也无法对抗饥饿。
◇补充说明
估计某些读者会纳闷:为啥日本人不采取扫雷措施捏?
在维基百科关于“饥饿行动”的词条,提及如下这段:
当时美国海军正开发各种不同的水雷,有磁力引爆的 M4 以及 M11、利用磁力、音响、水压的互换性引爆的 M9、磁力/水压并用的 A6 等。各种水雷被广泛应用在此次作战计划。现在你是否深刻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不行,战争中就会被别人玩死。
日本海军总共使用了2至5套扫雷方式来针对磁力水雷,并且使用音爆弹引爆音响水雷,但却并未有效采取针对“水压水雷”以及“低频音响水雷”的扫雷手法。
★日本战败的【必然性】
为了避免某些读者跟俺抬杠,先声明一下:
此处所说的【必然性】指的是发生的概率非常接近于 100% 以至于此概率与 100% 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这个论点,强烈建议先看俺另外一篇博文:《聊聊二战中的日本——分析各方面的优势劣势》。那篇博文从多个方面(地理、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分析日本在二战时期的优势和劣势。
由于本文重点是谈“导致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所以对“战败的必然性”,俺在本章节只简单说说”工业实力差异对军事的影响“。
◇日本军事上的【弱点】
从太平洋战争一开打,日本就一直紧缺几样东西——航空母舰、舰载机、舰载机飞行员。
缺少航空母舰和舰载机,表面原因是——日本的工业实力不如美国;但,即使日本的工业实力跟美国一样好,它造航母的速度还是不如美国,因为日本【本土】缺少很多战略资源(比如铁矿石)。
二战前,日本有非常多优秀的海军飞行员。但是跟美国开打之后,这些优秀的飞行员阵亡一个就少一个(没有得到补充)。为啥捏?因为训练一个优秀的飞行员,需要消耗很多航空燃油。而战争期间,日本的石油很紧缺。所以日本没能补充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
包括日本采用“神风自杀攻击”也是基于此。因为训练自杀式的飞行员要容易得多,(相比训练常规飞行员)所消耗的航空燃油也少得多。
◇美国军事上的强项
美国的情况正好跟日本相反。二战前,美国无论是航母数量、还是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都远远【不如】日本。但是美国的工业实力世界第一(而且远远超过第二名),美国本土的各种战略资源(媒、铁、石油)都很齐备。另外别忘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也远超日本。
结果就是:美国参战时间也就“3年零8个月”,单“护航航母”造了超过100艘,“作战航母”造了30多艘。至于作战飞机更是不计其数。而且还用很快的速度培训了大量优秀的飞行员(美国的训练用油很充足)。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航母列表(数量比日本少)
编号 | 名称 | 开工日期 | 下水日期 | 服役日期 | 备注 |
---|---|---|---|---|---|
CV-1 | 兰利号 | 1911年10月18日 | 1912年8月14日 | 1922年3月20日 | 由运煤舰改装,被日军重创,自沉 |
CV-2 | 列克星敦号 | 1921年1月8日 | 1925年10月3日 | 1927年12月14日 | 珊瑚海海战被日军击沉 |
CV-3 | 萨拉托加号 | 1920年9月25日 | 1925年4月7日 | 1927年11月16日 | 1946年退役 |
CV-4 | 突击者号 | 1931年9月26日 | 1933年2月25日 | 1934年6月4日 | 1946年退役 |
CV-5 | 约克城号 | 1934年5月21日 | 1936年4月4日 | 1937年9月30日 | 中途岛海战被日军击沉 |
CV-6 | 企业号 | 1934年7月16日 | 1936年10月3日 | 1938年5月12日 | 冲绳战役被2驾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47年退役 |
CV-7 | 胡蜂号 | 1936年4月1日 | 1939年4月4日 | 1940年4月25日 | 萨沃岛海战被日军击沉 |
CV-8 | 大黄蜂号 | 1939年9月25日 | 1940年12月14日 | 1941年10月20日 | 圣克鲁兹海战被日军击沉 |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新投入服役】的航母列表(不含超过100艘的“护航航母”)
编号 | 名称 | 开工日期 | 下水日期 | 服役日期 | 备注 |
---|---|---|---|---|---|
CV-9 | 埃塞克斯号 | 1941年4月28日 | 1942年7月31日 | 1942年12月31日 | 1969年退役 |
CV-10 | 约克城号 | 1941年12月1日 | 1943年1月21日 | 1943年4月15日 | 与CV-5同名,1970年退役 |
CV-11 | 无畏号 | 1941年12月1日 | 1943年4月26日 | 1943年8月16日 | 冲绳战役被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74年退役 |
CV-12 | 大黄蜂号 | 1942年8月3日 | 1943年8月30日 | 1943年11月29日 | 与CV-8同名,1970年退役 |
CV-13 | 富兰克林号 | 1942年12月7日 | 1943年10月14日 | 1944年1月31日 | 被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47年退役 |
CV-14 | 提康德罗加号 | 1943年3月1日 | 1944年2月7日 | 1944年5月8日 | 共受3驾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73年退役 |
CV-15 | 伦道夫号 | 1943年5月10日 | 1944年6月28日 | 1944年10月9日 | 1969年退役 |
CV-16 | 列克星敦号 | 1941年7月15日 | 1942年9月26日 | 1943年2月17日 | 与CV-2同名,多次受伤,1991年退役 |
CV-17 | 碉堡山号 | 1941年9月15日 | 1942年12月7日 | 1943年5月24日 | 冲绳战役被2驾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47年退役 |
CV-18 | 胡蜂号 | 1942年3月18日 | 1943年8月17日 | 1943年11月24日 | 与CV-7同名,1972年退役 |
CV-19 | 汉考克号 | 1943年1月26日 | 1944年1月24日 | 1944年4月15日 | 坊之岬海战被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76年退役 |
CV-20 | 本宁顿号 | 1942年12月15日 | 1944年2月26日 | 1944年8月6日 | 1970年退役 |
CV-21 | 拳师号 | 1943年9月13日 | 1944年12月14日 | 1945年4月16日 | 1969年退役 |
CVL-22 | 独立号 | 1941年5月1日 | 1942年8月22日 | 1943年1月14日 | 二战后用作核弹试验的靶舰 |
CVL-23 | 普林斯顿号 | 1941年6月2日 | 1942年10月18日 | 1943年2月25日 | 莱特湾海战被日军舰载机重创,后自沉 |
CVL-24 | 贝劳森林号 | 1941年8月11日 | 1942年12月6日 | 1943年3月31日 | 1960年退役 |
CVL-25 | 科本斯号 | 1941年11月7日 | 1943年1月17日 | 1943年5月28日 | 1947年退役 |
CVL-26 | 蒙特利号 | 1941年12月29日 | 1943年2月28日 | 1943年6月17日 | 1956年退役 |
CVL-27 | 兰利号 | 1942年4月11日 | 1943年5月22日 | 1943年8月31日 | 1947年退役 |
CVL-28 | 卡伯特号 | 1942年3月16日 | 1943年4月4日 | 1943年7月24日 | 1967年借给西班牙,1989年退役 |
CVL-29 | 巴丹号 | 1942年8月31日 | 1943年8月1日 | 1943年11月17日 | 1954年退役 |
CVL-30 | 圣哈辛托号 | 1942年10月26日 | 1943年9月26日 | 1943年11月15日 | 1947年退役 |
CV-31 | 好人理查德号 | 1943年2月1日 | 1944年4月29日 | 1944年11月26日 | 1971年退役 |
CV-36 | 安提坦号 | 1943年5月15日 | 1944年8月20日 | 1945年1月28日 | 1963年退役 |
CV-38 | 香格里拉号 | 1943年1月15日 | 1944年2月24日 | 1944年9月15日 | 1971年退役 |
CV-39 | 尚普兰湖号 | 1943年3月15日 | 1944年11月2日 | 1945年6月3日 | 1966年退役 |
编程随想注:
1. 航母编号以 CVL 开头的,是轻型航母。
2. 除了上表列出的,尚有9艘作战航母(编号如下)是二战期间开工建造,但投入服役时,日本已经投降。俺就不列出来了。
(CV-32、CV-33、CV-34、CV-37、CV-40、CV-41、CV-42、CV-43、CV-45)
本文发出后,某读者提醒俺补充日本航母的列表,作为对比。于是俺增补了如下几个表格。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航母列表(数量比美国多)
名称 | 开工日期 | 下水日期 | 服役日期 | 备注 |
---|---|---|---|---|
凤翔号 | 1920年12月16日 | 1921年11月13日 | 1922年12月22日 | 中途岛海战后,转作训练船,1946拆解 |
赤城号 | 1920年12月6日 | 1925年4月22日 | 1927年3月25日 | 中途岛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
加贺号 | 1920年7月19日 | 1921年11月17日 | 1928年3月31日 | 中途岛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
龙骧号 | 1929年11月26日 | 1931年4月2日 | 1933年5月9日 | 东所罗门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
苍龙号 | 1934年11月20日 | 1935年12月23日 | 1937年12月29日 | 中途岛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
千岁号 | 1934年11月26日 | 1936年11月29日 | 1938年7月25日 | 由水上机母舰改造,莱特湾海战被美军击沉 |
千代田号 | 1936年12月14日 | 1937年11月19日 | 1938年12月15日 | 由水上机母舰改造,莱特湾海战被美军击沉 |
飞龙号 | 1936年7月8日 | 1937年11月16日 | 1939年7月5日 | 中途岛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
瑞凤号 | 1935年6月20日 | 1936年6月19日 | 1940年12月27日 | 莱特湾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
翔鹤号 | 1937年12月12日 | 1939年6月1日 | 1941年8月8日 | 菲律宾海战被美军潜艇击沉 |
瑞鹤号 | 1938年5月25日 | 1939年11月27日 | 1941年9月25日 | 莱特湾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新投入服役】的航母列表
名称 | 开工日期 | 下水日期 | 服役日期 | 备注 |
---|---|---|---|---|
祥凤号 | 1934年12月3日 | 1935年6月1日 | 1942年1月26日 | 珊瑚海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
龙凤号 | 1933年4月12日 | 1933年11月16日 | 1942年11月28日 | 由潜水母舰改造,停泊港内遭美军空袭重创,废弃 |
大凤号 | 1941年7月10日 | 1943年4月7日 | 1944年3月7日 | 菲律宾海战被美军潜艇击沉(仅仅中一枚鱼雷) |
云龙号 | 1942年8月1日 | 1943年9月25日 | 1944年8月6日 | 遭遇美军潜艇被击沉 |
天城号 | 1942年10月1日 | 1943年10月15日 | 1944年8月10日 | 停泊港内遭美军空袭炸沉 |
葛城号 | 1942年12月8日 | 1944年1月19日 | 1944年10月 | 因燃料不足,从未作战,1946拆解 |
信浓号 | 1940年5月4日 | 1944年10月8日 | 1944年11月19日 | 遭遇美军潜艇被击沉 |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建造,但是【未完工】的航母列表
名称 | 开工日期 | 下水日期 | 备注 |
---|---|---|---|
笠置号 | 1943年4月14日 | 1944年10月19日 | 1945年4月停工 |
阿苏号 | 1943年6月8日 | 1944年11月17日 | 1944年11月停工 |
生驹号 | 1943年7月5日 | 1944年11月17日 | 1944年11月停工 |
伊吹号 | 1942年4月24日 | 1943年5月21日 | 1945年3月停工 |
◇日本有打赢或打平的可能性吗?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名将山本五十六就很担心日本的前途。他曾经在哈佛留学而且担任过日本驻美国大使馆的武官,很清楚美国的战争潜力。实际上,他一直反对跟美国开战。但是在当时的日本军部,狂热的少壮派军官已经占据主导。
电影《虎!虎!虎!》中,山本五十六有一句经典台词:
我们惊醒了沉睡的巨人,现在他已怒不可遏。(这句话应该是编剧虚构滴,但可以大致反映出山本五十六的真实想法)
某个军事史学家提到说:
不论日军击中的是修理篷还是航空母舰,对珍珠港的袭击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日本战败的命运。
俺认为上述观点非常正确——即使日军的运气足够好,开战时能够把美军的作战航母全部击沉,只需要2年(甚至更短),美国海军的综合实力就会反超。看看上面那个表格,美国海军单单在1943年一年,就有15艘新建的航母投入服役。而且除了航母,美国海军在很多其它方面,也远超日本——具体的分析参见《聊聊二战中的日本——分析各方面的优势劣势》。
★中国战区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俺把这个话题放到本文的末尾来聊,前面的内容相当于铺垫。
◇俺的分析
要聊“中国战区的意义如何”,可以采用“反向思考”的方式。咱们来假设一下:如果中国战区的最高指挥官老蒋早早就投降日本,对二战的战局会有哪些影响?
编程随想注:
很多读者把“投降”跟“投靠”混为一谈。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本文谈的是“中国战区的作用”。如果老蒋“主动投靠”,那就不是【战区】了。
另外,本文标题的定语是“二战中”,所以这里假设的投降,时间段是指1939年~1945年。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198页)记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在满洲有13个师,中国大陆(长城以南)有22个师。
如果整个中国战区沦陷了,那么日本可以把关内(长城以南)的陆军(22个师)抽调到其它地方;但是东北的日军还是要保留(因为驻扎东北的日军,是为了防苏联)。
那么,这些(从关内)抽调出来的日本陆军,能延缓日本的崩溃吗?俺的回答是:不能!下面是俺的分析。
第1点
本文前面已经论证了,导致日本崩溃的【主要】原因是“战略轰炸”和“战略封锁”。
(注:俺当然也承认其它原因的存在,但分析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第2点
美军能够【高效地】实施“战略轰炸”和“战略封锁”,是因为两个条件:其一是 B-29 投入服役;其二是美军攻占几个【关键性岛屿】,作为 B-29 的基地。
补充说明:
某读者留言,认为俺提到的“关键性岛屿”是马后炮。
其实在当年,日本划定了一个【绝对国防圈】,这几个关键性岛屿都包含在内。这几个岛屿失守之后,直接导致东条英机内阁垮台。
由此可见,这几个岛屿的“关键性”,不是俺的马后炮。
第3点
显然,日本无法阻止波音生产的 B-29 投入服役。
所以,日本如果想要延缓崩溃,只能阻止或延缓美军攻占那几个关键性岛屿。
第4点
那么,从中国抽调出来的日本陆军,能否用来加强关键性岛屿的防御捏?俺认为:不能!
因为这几个关键性岛屿,本身都很小(数据如下,摘自维基百科),只能部署【很有限】的地面部队(而且本来已经有部署了)。另外,面积很小的岛屿,【没法】构建纵深防御体系。总而言之,要想守住那几个关键性岛屿,只能靠【打赢航母战】才行;否则的话,再多的地面部队也无济于事。
塞班岛120平方公里
提尼安岛(天宁岛)101平方公里
硫磺岛22平方公里
(作为对比,长江口的崇明岛1225平方公里)
第5点
从上述这几个步骤的分析,你可以看出——不管中国战区的局势如何,对美国佬的策略(战略轰炸和战略封锁)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换句话说,不管中国战区如何,日本崩溃的时间表【不会】有太大变化。
◇补充说明——答读者问
本文发布后,有很多读者在评论区提问,俺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补充到博文中。
某些读者问:中华民族付出了几千万军民的伤亡,难道这些牺牲还不足以证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吗?
俺的观点是:
请注意,“牺牲”和“贡献”是两个概念。牺牲大【不等于】贡献大。
某些读者问:如果中国战区的意义不大,那为啥美国要向老蒋提供军事援助?
俺的观点是:
抗战期间美国给中国的援助,主要是“政治意义”而不是“军事意义”。老蒋是美国的政治盟友,如果老蒋让日本人给灭了,美国方面就要重新物色一个新的政治盟友(这就增加了变数和风险)。
某些读者问:二战中,如果日本占领全中国,会大大改变美日双方的实力。
俺的观点是:
二战时,中国本土【尚未】发现油田。而当时日本最急需的是石油。日本冒着巨大风险发动太平洋战争,也是为了东南亚的石油。所以,即使中国倒向日本,对日本而言无法解燃眉之急。而且,当时的中国(满洲除外)只是农业国,缺乏成熟的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至于满洲,二战前已经在日本控制下。
另外,把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至少需要20年(注:改革开放花了至少20年才打造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在美日交战之际,日本不可能争取到如此长的时间窗口去完成中国占领区的工业化。
某些读者问:假如二战刚开始,中国放弃抵抗,马上投降。国家合并后,战争就变成内政问题了。美国能为此而对日本石油禁运吗?
俺的观点是:
这种说法混淆了“投降”与“投靠”。“投降”依然是“被吞并”。“投靠”才属于“两个国家主动合并”。比如欧洲战场上,波兰、荷兰、丹麦等国也是【投降】。但那属于“被吞并”,不是“主动合并”。后来盟军也帮他们复国。
某些读者问:如果老蒋过早投降,有利于德日在中东或南亚会师。
俺的观点是:
“德日会师”的意义并不大。即使真出现这种情况,德日两国也只能维持【脆弱】的“陆上交通线”,而【无法】建立“海上运输线”(即使德日会师,印度洋的制海权肯定还在美英手中)。
单靠维持陆上的联系,【无助于】解决德国与日本在战争中的困境。比如说:日本在二战期间急需的石油,还是无法解决(没有印度洋的制海权,中东的石油无法运回日本)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聊聊二战中的日本——分析各方面的优势劣势》
《关于抗日战争——谈谈真理部对抗战历史的篡改》
《聊聊“核战略的博弈模型”与“中美新冷战”》
《谁是最可恨的人?——写给仇日愤青们》
《看看真理部是如何 PS 照片的》
《每周转载:关于习呆呆的93大阅兵(各方报道及网友评论)》
《每周转载:关于朝廷对爱国主义的忽悠(网文5篇)》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5/09/Why-did-Japan-Surrender-in-WW2.html
有人打算整理一下关于编程随想下落的线索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举证)
好多怪事都是人为的,第一在搞邪术如祭鬼封神献祭打call,其次是搞种姓的事,
这帮东西用老外的名义来操控挑拨玩弄这个那个,这也是奇葩的,和叫东土人找阿三还是鬼子去表达册封封禅这皇帝是东土的皇帝一样奇葩, ......
ym蜀人都不愿放手的东西如屁眼套路,幼女,献祭,老单和最高神位是有原因的,很值得去研究的 ......
即使博主能活着出狱,若要看到他更新六四系列,那也是在天朝发生了民主化之后,共产党不再有能力镇压批评者之时。
就算哪天中国情报部门不经司法程序,直接把人暗杀了,我也不会觉得奇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41226-56496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Vq_04XMro
如果出现了自杀场景,多半是政府秘密下令处决,并伪装成了自杀。
来自Firsthack的评论
而且,二审的发改率(发回重审+改判)是一个考核政绩的指标,高层认为这个数字越低说明冤假错案越少,然后下面就越容易升官。 ......
原神UID:310221197410210025
互动热线: 13524626271 上海移动
学历: 硕士
生日: 19741021
身高: 165 ......
周欣身份证310105197106042383
户籍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429弄15号501室
同户人 :薛军,男,310106196903180414,1969年03月18日; ......
希望各大媒体都报道这几个名字:审判长周欣,审判员:凌莉、须梅华。
家属贝震颖推特号:Birds_b_r_32309
多谢分享“中药注射剂”等国产医疗行业的相关丑闻。
另外,关于疫情期间的乱象,俺整理了一篇:
《每周转载:白纸抗议年的“动态清零”灾难(网文14篇,多图)》
多年前不记得在哪篇博文的评论区和博主讨论叙利亚的命运,当时叙利亚的局势还未尘埃落定。可惜博主现在大牢内,看不到。
这次叙利亚的民主转型发生在俄国陷入战争的泥沼的背景下。 ......
这个是个邪术,第一个是给上面看(不知什么鬼),其次的就真的会指导目标去实际地去做这么些的犯罪邪恶,侵犯幼女的情节是经常频繁重复地出现地,和侵犯女性,还有就是生命 ......
估计到最高法院也没戏,可能会以9:0判决禁抖音。
欢迎提出不同观点。
你提到的是这二者之间的差异,俺也同意这些差异确实存在。
但是,俺要开始说但是了。从本文,咱们也可以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共性,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
玩邪术玩出个什么结果好歹给公开一下,拼命玩邪术还一声不吭,很危险的,要分享分享,劳资帮你们来研究研究
劳资相信这帮东西是能穿越时空的,现在是2019年的ZS,时空被改变穿越了。穿越时空的套路。这帮东西几千年都一个屌样,来几个十级地震都不会任何改变。 ......
现在的两党是争先比谁对华更强硬,已经通过的制裁法案不会松绑,已经加的关税也不会再降,否则就会被在野党骂成“通敌叛国”。
明年1月19日之前,抖音会被禁。
每天上网的好多人都在聊政治呢,难道你要把每一个聊政治的人都抓起来判刑?那也没用。因为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政治制度才是造成他们被困在他那个阶层的重要原因。 ......
这个博客对于政府的批评,大部分都是有理有据。你要是觉得哪里不对,可以反驳博主嘛。判7年是究竟有多心虚? ......
以色列做任何事,都是美国包容范围,和美国民意无关(甚至抗议都无效)。台湾今后也会差不多。
国会一旦提出新的关于台湾的法案,无论是军售,亦或是改善台湾的国际地位等等,都很容易造成近乎【全票通过】。 ......
然而,公报本身只是行政政府的声明,其效力不如法律。 ......
然而,现在的人们,对于不能证明是否为间谍的走线客,也不太宽容。估计人们会支持一律用“有间谍嫌疑”之类的理由,实行一律驱逐的政策。 ......
但是,有些两党已经形成共识的事,其实是不受太大影响的。例如:把台湾武装成以色列。
所以我估计,中共在川普第2任期的前2年之内,就会对台湾动手。
因为这次GOP在众院优势实在太小了,稍微发生一点差错,钟摆效应会让民主党夺回之。
参议院不好说。如果连参议院也丢了,那川普后两年就可能成为跛脚总统,啥事都干不了。
不服者会选择:明着顺从,其实背地里跟共产党对着干。
众议院估计是个险胜。
上次共和党在众议院也是微弱优势,导致议长难产。
这次应该不会难产,因为有川普在,他只要在台上喊几句,就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当议长,其它共和党议员不会阻挠。 ......
根据NBC新闻:
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immigration/trump-may-deport-hundreds-thousands-migrants-biden-allowed-legally-ent-rcna179357 ......
就是先用民调测量其它选举,比如某个地方议员的选举,然后和民调进行对比,看女性候选人是否严重吃亏,是否和民调严重不符。
如果发生该现象,那得出的差额数字,就是该地隐藏的“害羞的性别歧视者”的百分比。 ......
因为“害羞的川粉”等受访者不诚实回答问题的现象,仍然使得民调失真。
贺锦丽连普选票都输了。
你民主党输得这么惨,总不能反思为啥没去迎合那些“黑命贵零元购”之类的种族主义口号吧?反思搞种族平权搞得过头了?
......
美国出了个川贼东。抗战前没做到【攘外必先安内】,这下麻烦大了。
恭喜美国又创造了世界纪录。
估计是川普险胜。
因为大法官的任命是由总统和参议院共同决定,如果总统是川普,那他就会提名非常有争议的保守派大法官。
......
......
川普险胜29%
其它情况基本可以排除。
我的意见是把第13问算成川普+1,他不是国家英雄,但很多人粉川。
然后把第12问算成贺锦丽+1,因为川黑人数太多了,这些人的票会投给贺锦丽。
◇以【川普】为中心展开
◇极化现象
这个没变
......
有一天,我们或许能用类似的思路,找到这些人的把柄,从而有利于清算工作。
只不过在现在,我这种平民可能不够使用AI干这些事的资格。
围观的人多的时候,可以顺便大声质疑警察的做法有无法律依据,给警察造成压力。
即便不说话,而只是去围观,也能造成一点压力。而且围观的风险很低。 ......
我判断他们这些操作主要是为了吓唬人,比如登记这个操作,是为了方便以后搞大清洗时候用的(但概率很小,只有像文革、战争那种特殊时期才会用到)。不过只要敢反抗的人足够多,他们的策略就不会起到太多效果。 ......
对于本案中,已经违反了现有法律的人,比如越权的检察官颜蔚、枉法的董玮、须梅华等人,如果中共已经对其违法行为做出一次处罚,那肯定还不够。到清算的时候,还要【再算一次】,以迫害罪重新起诉之。 ......
防范清算的唯一办法,就是做事的时候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然的话,光靠威胁那些想要清算你们的人是没用滴。你们抓不完的。
上次一经施压,线索就出来了(当然,威慑的价值是表示反对意见)
至少“RXH屏幕截图”这条线索来得蹊跷
总之,阮晓寰这人是一定要救的。
无论什么办法。哪怕是需要付出1条人命代价的办法都可以提出,因为有人愿意付出这个代价(但前提是这个办法必须靠谱,必须要有效救得了人才行)。
(然而,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令人难以相信的。)
如果不去尝试改判这条路,就没办法向贝震颖等人证明中国政府的邪恶(远超她的想象)。
另外,我猜测她对反共的人可能还是蛮反感的,比方说,我猜她会认为是反共的人把她丈夫阮晓寰害惨了。 ......
......
找三四到局子里等劳资,怎么不找三四直接来找劳资,又不会发生什么,要找什么来兜这个底 ......
否则,大人物会很高兴,因为他们只需要把责任推给小人物就行了。然后,这个案子就会被某些小人物重判。
反正是零责任嘛,他们不会抵制上级的不合理命令。相反,我们恰好需要小人物【消极抗命】。 ......
陈吉宁是否对一审有责任,这个不好说。毕竟时间太短了。
不过,二审判决的责任很好推定。如果陈吉宁手下的法官维持原判,那我们将来就要抓陈吉宁问罪,无论他将来逃到哪个国家。 ......
一审宣判日2023年2月10日,陈吉宁于2022年10月28日上任。
这期间有大约4个月的时间,陈吉宁作为一把手,有4个月的时间可以影响一审判决。 ......
至于继任的陈吉宁,看二审表现。
办事的小人物也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证明他们背后的老大是幕后黑手,以便减轻自己的罪责。 ......
刚才查到一个,上海政法委书记诸葛宇杰,这个也应该加入该清算的名单。
诸葛宇杰应当是其中一个有能力影响判决的人,如果本案遭到重判,那此人将也应该成为重点追究责任的对象。官职越高,越值得追究。 ......
https://x.com/Suyutong/status/1654760377165438977
@Suyutong ......
新二审法官无需为须梅华法官被撤换之前所羁押的这段时间负责;至于多出来的刑期嘛,超出多少,负责多少。
所以,我建议新二审法官把这个案子改判到3年半以下。 ......
根据法案,总统有权把期限再延长90天。也就是延期到2025年4月
阮晓寰案被多次延期,最近一次是延期至今年12月底审结。 ......
那么,如果能促成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获释(比如编程随想博客博主阮晓寰),那样的话也有改善形象的作用,最终会对抖音将来的法庭判决有好处。 ......
如果按“无罪推定”原则,要求别人先去证明算法推荐有鬼,才肯处罚抖音,就太晚了(比方说,有一天台海战争爆发,年轻人从抖音上看到的到处都是有利于中共、不利于台湾的信息。那美国就会吃亏,援台阻力增加)。 ......
消息源:https://fox59.com/indiana-news/sen-mike-braun-said-interracial-marriage-ruling-should-be-left-to-states/ ......
这些都是在清算之日不能忘记的名字。
引用博主的 原话 :
......
根據我在上海看守所被關押的經歷,陳品霖的待遇很大概率是真的。
我在兩次共計65天的關押期間,沒有任何一次放風的經歷,而可見的放風場(我沒用過)僅是另一個頭頂有小天窗的封閉房間。僅管我是被單獨關押,我也從隔壁監室聽到過關押人數太多、不得不側身睡覺或者睡在地板上的說法 ......
夏巢川 Rei Xia @karasu_ga_warau
⚪️‼️《烏魯木齊中路》被捕導演 #陳品霖 的律師袁茂在9月26日發微博稱,陳品霖在看守所中遭到不人道對待,包括擁擠的睡覺條件,以及一個月才放一次風。在他們前往住所檢察官處反應情況時,檢察官也不見蹤影。 ......
对于阮晓寰案,上海法院要是再不放人,将进一步影响大批年轻人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看法。你判他刑,等于向年轻人自证是独裁制度,是专门靠镇压知识分子吃饭的。 ......
这个法律通过后,共产党的成年直系亲属将无法入境,也不能进行某些资产交易。
我建议被制裁对象的家属,赶紧促成释放阮晓寰博主等良心犯。这是你们自救的一个办法。在乌克兰战争期间,俄国寡头就是用类似的办法换取自己免于制裁的。 ......
推文出处 @Birds_b_r_32309
#编程随想 #阮晓寰
这一个多月,张冬硕律师来上海阅卷、会见了阮晓寰多次。基于一审的种种问题,阮晓寰本人、张律师和莫律师都分别于9月初上书高院,要求二审 依法 公开 开庭审理! ......
贝女士现在不锁推了,希望大家都去关注声援
总之,【环境差】就容易引发【癌症】。
这就是为啥我们希望阮晓寰二审获得【轻判】、减刑;降低得癌症的概率。
虽然民主党对非法移民确实更加友善,不过从长远看,我建议走线客对民主党也要留个心眼,同时重视共和党里面支持非法移民的少数派。
......
你可以谷歌搜索“阮晓寰”,这就是博主的真名。不过,本案恰巧还没有审理结束,他妻子@Birds_b_r_32309 在推特X上发声,要求大家多声援它,向当局施压,以便争取二审减刑。 ......
因为最近海地人有恐慌情绪,所以新闻转述了这个海地人所说的6年前车窗玻璃被砸那件事。
1938年,合法定居在德国的犹太人社区的玻璃也被砸碎,史称“水晶之夜”。
想必不久之后,华川粉会要求戴徽章,以便证明自己是合法移民,或者所谓的“良民”;至于那些不肯用这个徽章证明自己是良民的黄皮肤的人,自然就是非法移民了。 ......
关于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海地人吃猫的这个谣言,简单聊聊吧。
事情是这样的,起因是一个叫Erika Lee的大妈在脸书上贴了一篇文章,说我邻居丢了自己的宠物猫,怀疑是海地难民偷的。这个帖子被加上了“海地非法移民偷猫偷狗吃,大家赶紧看好宠物”的标题一传,一下子就爆了。 ......
以为非法移民不能投票就好惹是吧?
等到民主党大赦非法移民,2000万非法移民入籍美国获得投票权,你MAGA党就别想再选了。 ......
川普和MAGA大肆散布俄亥俄州Springfield海地人偷当地人宠物吃的谣言,煽动选民对移民的恐惧,反倒是让人关注到这个小城其实是移民帮助建设美国的典范。当地制造业外移造成了经济退化,在海地大地震后大量美国接纳的合法海地移民在此工作,小城重燃经济希望。 ......
美国的非法移民(比如走线客)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帮海地合法移民发声、谴责川普。
记住: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因为贺锦丽一旦对同情巴勒斯坦的这一方做出任何承诺,就会失掉另一方的选票(以色列这一方的金主就会放弃民主党,转而去帮川普),最终结果就是川普上台。 ......
当然了,拜登几乎没人粉他,大家当初都是因为讨厌川普才投给他的。
在拜登退选后,大家又去支持贺锦丽,才使她的民调变高。
在看一些事情开始出现很长时间东土都没有出现这个词,是蜀人番茄鸡蛋决定封y人为元始才出现的。
那三件事并不是什么神迹而是?在装逼而已,?装逼留下东西后这帮东西收到风再二次创作而出的三清, ......
在普选票上,应该是贺锦丽超出川普很多。
最近贺锦丽辩论表现不错。所以第12条,贺锦丽具备个人魅力,应该是肯定的回答。 ......